在全球化浪潮下,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持续攀升,膳食补充剂作为健康维护与改善的得力助手,备受青睐。但膳食补充剂进口后该按何种标准管理,是大众普遍关心却又充满疑惑的问题,本文将为大家深入解读,拨开迷雾。
一、进口膳食补充剂管理方式的多样性
进口后的膳食补充剂并非一概而论地按保健品管理,其管理方式呈现多样化,主要取决于产品的具体特性以及进口途径等因素。
(一)按保健食品严格管理
当膳食补充剂符合保健食品的相关界定标准时,便会纳入保健食品管理体系。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,若使用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以外原料的保健食品,以及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,需经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注册。不过,要是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属于补充维生素、矿物质等营养物质,仅需报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即可。而其他保健食品,则应报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。
(二)按普通食品灵活管理
1、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模式:依据《商务部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》(商财发〔2018〕486 号),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,不执行有关商品首次进口许可批件、注册或备案要求。这意味着,部分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口的膳食补充剂,可按普通食品管理。
2、一般贸易进口的普通食品:若进口的膳食补充剂产品成分、包装等符合中国食品标准,同样可以走食品方向进口,按普通食品管理,无需申请保健品批文。
二、为何会有不同管理方式
不同的管理方式是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的结果。
1、对于按保健食品管理的膳食补充剂,由于其可能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,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,所以必须通过严格的注册和备案程序,对产品的原料、功效、质量等进行全面审核,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2、按普通食品管理的膳食补充剂,要么是通过跨境电商以个人自用物品形式进口,符合便捷、高效的跨境贸易发展趋势;要么是产品本身性质更接近普通食品,只需遵循一般食品的标准和管理要求。
总之,进口膳食补充剂的管理方式丰富多样,无论是按保健品管理还是按普通食品管理,都有其明确的依据和标准。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,能帮助大家清晰了解相关知识,在购买进口膳食补充剂时做出更加明智、理性的选择,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